河源国家高新区位于市区南边,距市中心10公里,2002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2003年6月挂牌运作,2015年2月升级为粤东西北地区首家国家级高新区,先后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中国电子信息行业首批重点推介产业园区、全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开发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信息终端设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省手机生产基地、省手机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和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省首批示范性产业转移园、省“五星级服务园区”、省首批特色产业园、省产业转移园“十大重点园区”等称号。
今年1-9月,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08.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91.4亿元,外贸进出口48.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59.5%,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58.9%。新落户超亿元项目24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2个;新动工项目11个,新投产项目11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家。
在高新区投资有哪些优势
一文带你一起了解
区位条件好
园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接壤,距广州、深圳、东莞150公里左右,是粤东西北唯一同时近距离接受广州、深圳、香港三个国际都市辐射带动的城市。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粤赣高速、广河高速、汕湛高速(河紫段)、河惠莞高速、大广高速(连平段)、205国道等傍区而过,距赣深高铁河源东站约10分钟车程,园区周边构筑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已融入大湾区“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产业基础好
截至目前,我区内累计落户企业超480家,其中,规上企业150家。重点企业主要有中兴通讯、农夫山泉、今麦郎、龙记、卓翼科技、西可通信等,形成了电子信息、水饮料及食品、机械与模具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产业集群。
创业平台好
截至目前,园区现有高企12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8家,均约占全市总量三分之一;园区16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入库,企业技术中心40家。现有河源市创业孵化基地、河源高新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河源广工大众创空间,河源兴河众创空间,国家通讯终端检测中心5家“国字号”创新平台5家,深河金地创谷、创智产业园、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3个重大创新创业基地,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省科学院河源研究院、深圳大学湾区河源研究院、广师大河源研究院、天津大学精密仪器院士工作站、天和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河源市湾区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中心7个科研院所;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工程技术中心79家,企业技术中心40家。全市首个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和鹏城实验室河源节点项目已正式揭牌运营。近年来,成功引进天津大学叶声华院士团队、李国强教授“扬帆计划”团队等一批高端创新团队及合壹新能企业高层次人才。园区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百强国家高新区行列。
政策服务好
对标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更优的创业环境。
行政审批方面,园区承接了下放的市级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222项,建成升级版的“企业服务中心”“市民服务中心”,全市首个实现企业、个人不互扰办理,搭建了全市首个企业供需平台,推行“容缺+承诺制信任”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全程网上验收,大力营造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为投资者提供更低的工业地价、工业电价、工业水价以及劳动力工价,与珠三角地区对比,工业地价降低46.7%、工业用电降低25%、劳动力工价降低18%,市场主体和市民满意度大大提高,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企业服务方面,出台了支柱企业梯度培育、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十条措施、扶持大型骨干企业发展、支持股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开发了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建立深化“一会三专班”企业服务工作制度、企业诉求大、中、小闭环管理解决机制、“党建+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全链条、全流程跟踪服务,推进项目签约转动工、动工转投产、投产转达产。
招才引智方面,加快构筑人才引进、培育、激励、服务“四位一体”工作体系,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较高、具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主要有《河源市高新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扶持政策“黄金二十三条”》《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高新区促进人才优先发展实施意见》《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暂行办法》等,近三年投入人才和创新资金9000多万元,对引、育、用、留人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学历提升、职级晋升、购房补贴等方面加大培育和服务力度,开通人才巴士专线,为企业高管补贴往返高铁车费,开展高层次人才生日慰问活动,给予不同层次人才相应的平台和精神、物质奖励,全力打造有情怀有温度的人才氛围。
生活环境好
生活环境方面,按照产业所需、科学有序、适度超前原则,构建宜业宜居生活环境,确保开发建设到哪里、配套设施就覆盖到哪里。持续增加幼儿园、中小学学位,公立九年一贯制,区实验学校教学质量位列源城前茅,可提供优质学位;市人民医院深河门诊部坐落园区,与市人民医院共享医疗资源,可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中央活力区商务会议中心实现社会化运营,邻里中心社会化运营进行招标,体育综合体年内可完工交付,滨水公园、江滩公园、白鹭岛公园等场所成为网红打卡点。区内有学校6所、医院2所、四星级酒店1家、公交专线6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提升,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河源国家高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高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推动园区又快又稳高质量发展,以新担当新作为助力河源加快实现绿色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