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高新区:当好企业防疫“主心骨”按下复工复产“快捷键”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高新区党工委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迅速组织党员干部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中,严格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力有序统筹推进企业疫情防控、重点项目复工复产,推动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恢复生机活力。主要做法及成效如下:
1领导重视构建协调落实机制建立高效运转组织架构。成立领导小组+指挥部+10个工作组+工作专班。指挥部坚持日会制一天一例会、一天一调度,集中开会研究疫情防控,10个工作组每天汇总情况。领导小组和指挥部累计召开会议20余次,全面研究部署防控工作。为指挥调度方便,还分级组建区防控工作微信群和各组专项工作群,24小时无延时响应。通过这些举措,形成了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高效有力的防控组织体系。
形成领导挂钩服务和日常巡察机制。根据该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建立班子领导挂钩服务工业企业、建筑工地工作机制,区领导根据挂钩分工,每两天对防控重点区域巡察一轮,企业防控工作组集结80人分成14个小组,对所有企业每周巡察三轮,现场指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帮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工作。
△高新区领导干部到企业、社区一线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实行网格化管理防控。该区共设置24个网格,其中,工业企业设置7个网格、建筑工地设置5个网格、居委会设置6个网格,出租屋设置6个网格,每个网格设有“三人小组”(即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医护人员),格内的留观点均有固定责任人。做好社区、小区、学校等防疫管理,主动对接源城,确保无遗漏、零死角,织密织牢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防控网。
2党建引领压紧压实防控责任高新区党工委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共从管委会机关及下属国企抽调213名党员干部,充实到企业、工地、检查站、隔离点、应急处置等疫情防控一线。在疫情防控中,领导 干部以身作则、以上率下、靠前指挥,各机关党支部全体党员冲锋在前、一线作战。
细致摸排,排查留观不漏一人。该区党工委突出企业防控这一重点,组织党员干部对园区深排彻查、联防联控,力争切断一切输入源、感染源。在外防输入方面。重点是全力确保回乡湖北籍员工不返岗。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向高新区管委会签订承诺书,不漏一人排查清楚所有湖北籍员工,逐一电话落实到位,讲清形势、政策和严令,争取理解;对年后仍提前返回的重点疫区籍员工,逐一做到隔离观察。同时在企业群对工作不到位的企业给以通报批评。其次是设立检查站。在4个主要入园关口设立了检查站,安排医护人员、交警人员、执法人员组成检查队,逢车必查,逢人必检。目前,累计排查外来车辆9000多辆,排查总人数1.3万余人。在内防扩散方面。首先是开展地毯式排查。各防控一线工作组对330家生产企业、58个建筑工地、101户个体商户、17个小区、2所学校、5家酒店以及流动摊贩,挨家挨户“拉网式”摸底排查,切实做到不漏一企、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截至目前,共排查高新区湖北籍人员2962人(含在区和不在区),排查到高新区湖北籍返粤人员共407人,留守人员683人。其次是对重点人员分类处置。对重点人员“应隔尽隔”全覆盖,确立“有居家的居家隔离、住厂区的企业隔离、其他情形的集中隔离”处置原则,尽可能减少群体性隔离。目前,设立企业观察区315个共1003间,在同济医院还专门设置留观区,预备48个床位,园区发热人员一律送往同济医院进行医学检查治疗;设置集中观察点1处,管委会于年初二在全市率先设立集中观察点,租用富绿公寓一层42个房间,并提供好生活保障和人文关怀;社区居家隔离落实“一人盯一户、生活服务上门、测温一天两次”;目前,企业隔离10人,居家隔离20人,集中隔离12人,至今累计解除隔离人员365人。
△设立党员先锋岗,给来往人员和隔离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科学研判,强化防疫物资保障。在春节前后,该区通过充分研判形势,明确了“摸清基础在年前、防控重点在年后、防控关键在企业”的工作思路,短短数日,区领导干部密集走访了各企业、基层组织、社区小区和商业商户等地,摸清基础情况。从年初三开始,管委会干部职工、国企员工、驻区单位、源城驻区出管所、居委会全员上班,开展排查工作、落实防疫措施。在年后至复工前时期,抓住企业未复工及大部分员工未返回的空档期,把企业防控作为工作重点,建立有序的防控指引体系。坚持科学指引,精准有序防控,建立“三个一套”指引体系,即一套方案、一套指引、一套预案。同时,全力做好人财物资准备。做好空间保障准备。除定点富绿公寓之外,新储备合生酒店120间客房作为集中隔离床位。做好口罩等应急物资保障准备。通过医药代表、药企介绍、京东平台各种社会渠道购买防疫物资;挖掘企业潜能,支持协调九明制药、欧华包装、中光电公司等加快投产口罩,增加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提高口罩产量。
广泛宣传,营造良好防疫氛围。利用横标、电子显示屏、移动车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将防控宣传广覆盖、高频次宣教到街区、社区、厂区,形成浓厚的疫情防控宣传氛围。党员干部带头深入社区、小区、出租屋、农贸市场、学校,上门到户,发放宣传资料1万多份,督促物业公司和房东落实防控责任。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各业务微信群,加强舆论引导,提高公众自我防控意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理解、配合、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已累计收到群众举报疫情线索30多条,切实把疫情防控触角和抓手延伸到基层一线末梢。
3提前谋划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前预判准备足。一是编制复工复产预案。在充分排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河源市高新区企业复工复产防疫预案》,要求企业成立防控领导机构、加强疫区员工的管控、返厂员工和外来人员的管理、卫生消毒和防疫宣传、应急物资保障和建立“日报告”制度,并就企业复工后管理、服务和重要工作、生活场所防控等制定指引,确保企业防控工作有章可循。二是督促企业做好开工前准备。要求企业满足防控机制、人员排查、保障物资、内部管理“四落实”条件后,需申请管委会核查通过才可开工;同时发出通知,要求各企业老总在开工前3天返工,安排好开工、疫情防控工作,高新区领导分别带队逐企开展督促检查。三是完善应急反应处置机制。成立包括现场警戒组、紧急医疗组、物资保障组、卫生消杀组、思想工作组等应急处置工作组,保障对高新区范围特别是工厂企业员工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的情况进行正确、快速、有效处置。四是要求企业封闭分类管理。返厂员工必须进行扫码登记信息,员工吃住在企业,确需外出严格履行体温检查等手续,对所有外来人员进行登记及体温测量,设置层层检查环节。化整为零管理。企业复工前,先做好复工上岗培训,采取重新布置生产线、岗位减半、员工错位错峰上下班等方式。
△高新区企业已陆续复工复产
复工复产节奏稳。一是灵活调度行业复工。根据疫情应急物资需要,农夫山泉、固牌光电、九明制药、固德等生活物资或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企业,经过审批,于1月30日起陆续复工;其他工业企业和各建筑工地等严格落实2月9日24时前不得开工要求;辖区范围内涉及保障城乡运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众生活必需的相关个体工商业除外,其他所有非广东籍个体户、与新冠肺炎确诊及疑似病例或疫情区人员有密切接触的经营户一律暂停营业,延至3月份再有序分批开门营业。二是调控复产节奏。制定严格的企业复产标准,区领导根据分工逐厂验收审核,坚持“成熟一个复工一个、优先扶持重点”原则,组织分批复产。目前,有256家企业复工复产,其中规上企业102家、规上企业复工率达97.1%;累计返厂人数37873人,其中河源籍员工23730人,非河源籍员工14143人(其中外省员工8674人)。三是调控员工管理节奏。明确湖北等重点疫区员工暂时不得返厂,要求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再次通知湖北籍人员不返回;强行返回的,一律采取集中隔离措施;鼓励河源籍及非重点疫区的外省员工尽快返岗复工;严格做好返厂员工登记,如实填报个人信息,确保无遗漏;对返厂员工进行防疫培训,加强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帮扶企业措施实。为企业纾难解困,主动为企业免费提供自动测温仪和口罩,累计发放探热器386个,口罩约27.5万个。发起各行业减租暖企倡议。目前,国企富民公司带头向25家生产企业和45家商铺减租94万元,先科公司减免入孵企业1、2月租金和网络费、水电费、物管费等,支持企业共渡难关。出台管用好用措施,针对企业员工返岗难、招工难的问题,于2月22日-23日组织40台大巴到全市各县区接回企业员工2000人,实行非疫情重点区返回员工按不同时间段补助300元/人或200元/人,老员工带新员工奖励300元/每介绍一人;新入职员工工作满3个月的,一次性给予生活补助300元,一次性给予交通费补贴,补贴标准为河源市内100元/人,广东省内、河源市外200元/人,广东省外300元/人(并可与市有关政策叠加享受)。积极推动复产向达产转变,高新区加快出台若干扶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政策;聚焦大企业,制定骨干企业提升计划,对企业产值、税收增量部分给予奖补激励,将疫情对年度经济的影响降到最小。
△高新区组织专车到各县区接企业员工返岗